A 股多空博弈激烈。
7 月 23 日盘中,上证指数一度站上 3600 点,创下 2024 年 10 月以来的新高。但午后上证指数快速跳水,当日收涨 0.01% 至 3582.30 点。
当天,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 1.86 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缩量 284 亿元,超 4000 股出现下跌,逾 1200 股上涨,市场热点较为杂乱。从板块方面看,超级水电、美容护理、保险、证券等板块涨幅居前,海南、军工、特高压、水泥等板块跌幅居前。
政策、资金双轮驱动
回顾今年资本市场的表现,可以发现上证指数自 4 月 7 日触及 3040.69 点的阶段性低点后,仅用了七十余个交易日,便如同破竹之势,连续攻破了 3100 点至 3600 点之间的六个整百点位,彰显出 A 股市场的强劲动能。
近期,其他市场指数也有不同程度上涨。其中,国证 2000、中证 2000、万得微盘股当前的收盘点位不仅跃过 2024 年 10 月高点,更是分别录得 2022 年 8 月、2017 年 4 月以及上市以来高点。但创业板指、深证成指等指数目前距离去年 10 月的高点仍有一段距离。
从行业板块来看,31 个申万一级板块中,共有 18 个板块指数在近 120 个交易日内涨幅超过 10%,其中,钢铁、有色金属、医药生物涨幅分别达到 21.79%、21.65%、20.55%。
从个股方面来看,自去年 10 月以来至今的近 10 个月行情中,A 股市场个股平均涨幅超过 30%(不计算期间上市新股)。其中,累计共有超 4000 只股票收盘价已成功超越去年 10 月高点,其中 405 只个股涨幅翻倍。不过,也有 11 只个股股价"腰斩",多为 ST 股。
从资金面来看,A 股融资余额近几个月以来持续回升。截至 7 月 22 日,沪深北市场融资余额已达 1.93 万亿元,创 3 月 24 日以来近四个月新高。与 2025 年年内高点 1.95 万亿元相比,仅有近 200 亿元的差距。从历史数据上看,沪深市场融资余额水平在近十年中位于相对高位,但距 2015 年录得的历史峰值仍有近 3700 亿元差距。
A 股表现较为强势的背后,则是监管层不断推动长期资金入市。中央金融办、证监会于 2024 年 9 月 26 日印发的《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和中央金融办等 6 部门于 2025 年 1 月 22 日印发的《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及建立健全商业保险资金、各类养老金等中长期资金的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7 月 11 日,财政部印发《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进一步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要求自 2025 年度绩效评价工作起参照执行。
星石投资总经理、高级基金经理汪晟表示,在股市流动性较为充裕的背景下,资金交投情绪不弱,叠加市场对政策面的乐观预期,当前股市多头力量仍强。随着牛市氛围发酵,资金风险偏好逐步提升,前期表现亮眼的银行板块表现略有落后,产业及政策利好频发的科技板块表现更优,部分传统板块在"反内卷"政策预期下也有所表现。
机构乐观看待
眼下,随着上证指数 3600 点得而复失,市场情绪随之波动。
"沪指在 3600 点附近存在大量历史套牢盘,如果后续行情不能维持,很可能引发进一步的冲高回落。"一位资深投资者向记者指出。
玄甲金融 CEO 林佳义认为,市场乐观情绪主要基于低利率及政策呵护双重短期效应。对于估值超过 15PE 且增速不匹配的企业是相当危险的。
不过,对于 A 股是否会立刻转向,林佳义持否定态度。他表示,"市场的情绪继续在低利率、政策会托底等乐观解读之上,叠加外资配置型 L/O 资金不再流出反而流入的市场消息,驱动部分资金配置 A 股。"
林佳义补充表示," A 股目前融资盘风险继续积累,这个风险不断提升,是否转向取决于多空博弈。"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则指出,鉴于 7 月 23 日上证指数盘中一度突破 3600 点整数关口,下半年 A 股市场行情可能会超出预期。
"近期公布的上半年经济数据超预期。其中,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52%,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经济稳中向好,带动了资本市场信心回升,预计下半年会有更多稳增长的政策落地显效。"杨德龙进一步指出。
华泰证券认为,近期 A 股偏强运行,且哑铃型风格向大盘成长切换的迹象初现。原因有三方面:第一,多数"反内卷"行业估值筹码双低,涨价驱动补涨,有助于维持市场热度。中期,"反内卷"夯实 ROE 筑底回升预期,有利于投资者看长做短。第二,上市公司中报预告验证重点行业景气线索,支持风格短期切换,持续性待观察。第三,6 月金融数据偏强,改善 A 股中期盈利预期。展望后市,高位拉锯,局部活跃或是基准情形。
东吴证券认为,ROE 企稳中长期有望支撑沪指进一步向上。展望后市,近期政策信号持续强化,A 股本轮 ROE 的实际修复斜率或较 2016 年至 2017 年更为平缓,但伴随多重因素触底,包括重大工程加速落地与城市更新行动的深化等,ROE 企稳逻辑本身难被打破且持续性更优,中长期维度下有望支撑沪指进一步向上。
华创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指出,政策主动分摊风险提供了稀缺的确定性。限制了市场的风险向下表达,大幅降低股票的下行波动,从而降低了波动率与回撤。经济领先指标见底,企业居民存款剪刀差自 2024 年 9 月以来持续向上修复,参照历史经验来看,在不考虑外部冲击或政策转向的背景下,利润增速可能已经接近底部位置,未来进一步向下突破的概率不高。
大牛证券-股票杠杆哪个平台最好用-配资著名股票配资门户-股票配资官网首页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